氨气,无机化合物,常温下为气体,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味,易溶于水,氨溶于水时,氨分子跟水分子通过*氢键结合成一水合氨(NH3•H2O),一水合氨能小部分电离成铵离子和氢氧根离子,所以氨水显弱碱性,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。氨与酸作用得可到铵盐,氨气主要用作致冷剂及制取铵盐和氮肥。
氨气
化学式: NH3 英文名:Ammonia
一、氨的分子结构
氮原子有5个价电子,其中有3个未成对,当它与氢原子化合时,每个氮原子可以和3个氢原子通过极性共价键结合成氨分子,氨分子里的氮原子还有一个孤对电子。 氨分子的空间结构是三角锥形,三个氢原子处于锥底,氮原子处在锥顶。每两个N—H键之间夹角为107°18’,因此,氨分子属于极性分子 结构电子式 物理性质 相对分子质量 17.031 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0.7081g/L 极易溶于水,溶解度1:700 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体;蒸汽压 506.62kPa(4.7℃);熔点 -77.7℃;沸点-33.5℃;溶解性:极易溶于水,相对密度(水=1)0.82(-79℃);相对密度(空气=1)0.6;稳定性:稳定;危险标记 6(有毒气体);主要用途:用作致冷剂及制取铵盐和氮肥
1 | 名称 | 氨 |
2 | 化学式 | NH3 |
3 | CAS 注册号 | 7664-41-7 |
4 | 相对分子质量 | 17.031 |
5 | 熔点 | 195.41K,-77.74℃,-107.93oF |
6 | 沸点,101.325kPa(1atm) | 239.72K,-33.43℃,-28.17oF |
7 | 临界温度 | 405.65K,-132.5℃,-270.5oF |
8 | 临界压力 | 11.3mPa,112.78bar,111.3atm,1635.74psia |
9 | 临界体积 | 72.47cm3/mol |
10 | 临界密度 | 0.235g/cm3 |
11 | 临界压缩系数 | 0.242 |
12 | 偏心因子 | 0.252 |
13 | 液体刻密度 ,25℃时 | 0.602g/cm3 |
14 | 液体热膨胀系数 ,25℃时 | 0.0025 1/℃ |
15 | 表面张力 ,25℃时 | 19.75×10-3 N/m,19.75dyn/cm |
16 | 气体密度 ,101.325 kPa(atm)和70 oF(21.1℃)时 | 0.705kg/m3 ,0.0440 lb/ft3 |
17 | 气体相对密度,101.325 kPa(1atm)和70oF时(空气=1) | 0.588 |
18 | 汽化热 , 沸点下 | 1336.97kj/kg,574.9BTU/1b |
19 | 熔化热 , 熔点下 | 332.16kj/kg,142.83BTU/1b |
20 | 气体定压比热容 cp,25℃时 | 2.112kj/(kg? k),0.505BTU/(1b·R) |
21 | 气体定容比热容 cp,25℃时 | 1.624kj/(kg? k),0.388BTU/(1b·R) |
22 | 气体比热容比 , cp/cv | 1.301 |
23 | 液体比热容 ,25℃时 | 4.708kj/(kg?k ),1.125BTU/(1b·R ) |
24 | 因体比热容 ,-103℃时 | 2.189kj/(kg?k ),0.523BTU/(1b·R ) |
25 | 气体摩尔熵 ,25℃时 | 192.67j/(mol?k ) |
26 | 气体摩尔生成熵,25℃时 | -98.94j/(mol?k ) |
27 | 气体摩尔生成焓 ,25℃时 | -45.9kj/mol |
28 | 气体摩尔吉布斯生成能 ,25℃时 | -16.4kj/mol |
29 | 溶解度参数 | 29.217(j/cm3 )0.5 |
30 | 液体摩尔体积 | 24.993cm3 /mol |
31 | 在水中的溶解度 ,25 ℃时 | 全溶 |
32 | 辛醇 -水分配系数 ,lgKow | --- |
33 | 在水中的亨利定律常数 ,25 ℃时 | --- |
34 | 气体黏度 ,25℃时 | 101.15×10-7Pa ?s,101.15μP |
35 | 液体黏度 ,25℃时 | 0.135mPa ?s,0.082cp |
36 | 气体热导率 ,25℃时 | 0.02466W/(m ? k) |
37 | 液体热导率 ,25℃时 | 0.5024W/(m ? k) |
38 | 空气中爆炸低限含量 | 161%( φ ) |
39 | 空气中爆炸高限含量 | 25%( φ ) |
40 | 闪点 | --- |
41 | 自燃点 | 651.1℃,1204oF |
42 | 燃烧热 ,25℃(77oF)气态时 | 18603.1kj/kg,7999.3BTU/1b |
43 | 美国政府工业卫生工作者会议 (ACGIH) 阈值浓度 | 25×10-6(φ ) |
44 | 美国职业安全与卫生管理局 (OSHA) 允许浓度值 | 50×10-6(φ ) |
45 | 美国国立职业安全与卫生研究所 (NIOSH) 推荐浓度值 | 25×10-6(φ ) |